您的位置:首页 > 资料链接 > 详情

发挥舆论监督 构建生态安徽

——安徽省“江淮环保世纪行” 活动五年回顾与总结

安徽省人大城建环资委

20121126

 

本届以来,“江淮环保世纪行”活动在安徽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宗旨,按照落实科学发展和构建生态安徽的要求,以宣传环保法律,弘扬正气、披露违法行为为手段,以强化舆论监督为武器,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为目的,在不断创新的基础上,有力地推动了生态安徽建设进程。

一、江淮环保世纪行活动取得新成效

五年来,江淮环保世纪行在省人大常委会直接领导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依法宣传,开拓创新,积极探索既符合法律精神又切合实际的活动方式,每年侧重一个主题开展宣传活动。2008年以来,先后以“推动节能减排,建设生态安徽”、“让我们共同呵护巢湖”“推动节能减排,倡导低碳生活”“水污染防治——八百里皖江在行动”以及“关注饮水安全,保障群众健康”为主题,在以往十几年活动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使活动开展的更具深度、更具影响力、更具实效。据不完全统计,从2008年以来,省、市、县三级以不同形式参加环保世纪行活动的人员达1000多人次,参加活动的新闻单位40多家,新闻记者累计400余人次,播发稿件600余篇,在全省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一)聚集媒体智慧提升群众环保意识

五年来,江淮环保世纪行活动集中中央驻皖和全省主要新闻单位,把电视、广播、报刊和网络的不同特点结合起来,各自发挥优势,形成主题突出、内容集中、层面不同的网络化宣传体系,促进环境保护基本国策深入人心。2012江淮环保世纪行采访团在大别山地区采访时,当记者们问及对大别山地区的生态保护,是否会影响到当地经济发展和老百姓的生活,一位分管县长满怀信心地说出:我们既要青山绿水,又要金山银山。多年来,世纪行采访团每到一地都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2010年,安徽日报记者撰写的《“关停令”岂能成空文》、安徽电视台记者撰写的《安徽:推进重点流域污染防治 促进水质稳定好转》报道,在触动企业同时,对广大干部和基层群众的环保意识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聚集媒体力量关注群众关心的问题

五年来,环保世纪行聚集媒体合力,始终围绕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2008年,针对潜山县忽视对城内四大河流的保护和治理,导致河水质量逐年变差,与天柱山的青山形成了较强反差的问题,《安徽商报》、《安徽市场报》等多家新闻媒体对此进行集中报道,引起当地政府极大的重视,表示再困难也要挤出钱来建设污水处理厂,并将污水处理厂建设列为政府要办的实事之一。针对萧县岱河污染问题,环保部2009年曾专门下文要求萧县政府尽快治理,环保世纪行采访组进行跟踪报道发现,治理工作虽然有了一定进展,却仍是一条臭水河,村民饮水难,问题依然严重,《江淮晨报》、《安徽商报》、《安徽法制报》、《安徽青年报》等媒体集中报道后,当地政府随后加大治理力度,效果十分显著。2010年,铜陵新民污水处理厂运行5年,依旧管网不配套、雨污不分流、生活污水直排长江,世纪行记者深入一线,追踪报道建设运行情况,在曝光的同时,分析原因,探讨解决之道。《安徽电视台》、《安徽广播电台》、《安徽日报》、《江淮晨报》、《新安晚报》、《安徽商报》、《市场星报》、《安徽工人日报》等多家媒体对此都进行了大篇幅、高密度的集中报道,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铜陵市政府疼下决心,彻底解决了这一问题。

(三)“三结合”更具针对性

多年来,江淮环保世纪行坚持做到“三个结合”。即与人大工作结合,与环保专项行动结合,与跟踪问效结合。2009年,结合省人大常委会巢湖流域水污染治理专题调研,世纪行活动对巢湖流域的入湖河道、污水处理厂运行、优美乡镇创建、蓝藻防治等明查暗访。2012年,环保世纪行配合省人大常委会饮水安全情况专题询问开展活动,围绕“关注饮水安全,保障群众健康”的主题,深入饮水水源地、供水企业,了解水源水质及水质监测情况。在活动中,各新闻单位选派优秀的采编人员,设立专栏、专题,提供了大量版面,对江淮环保世纪行活动进行了播发。深入实际、深入基层,采访第一手材料,为常委会的专题询问提供了大量素材。

二、江淮环保世纪行的主要做法和体会

(一)要提升领导层面的关注力。

省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江淮环保世纪行活动,把江淮环保世纪行活动确定为常委会的长期重点工作之一,活动专门成立了组委会和执委会办公室。常委会领导亲自过问活动的组织实施并参与活动。省环保厅积极配合制订方案,积极组织安排记者。组委会各成员单位密切配合,齐心协力开展江淮环保世纪行活动。一是将江淮环保世纪行纳入年度重点工作计划,对活动实施具体方案仔细研究。二是执委会办公室每年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草案,由组委会集体研究决定后,由组委会办公室精心组织实施。三是给每位参加世纪行宣传活动的记者提供方便。为使江淮环保世纪行记者更好地熟悉采访选题,执委会办公室确立报道原则,规范采访活动,同时提供相关背景材料给记者,使采访报道有的放矢,能够深入。

(二)要提升宣传活动的吸引力

江淮环保世纪行活动主题明确,突出重点,是有效开展世纪行宣传活动的关键。江淮环保世纪行组委会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我省实际,围绕监督工作重点,确定每年的宣传活动主题,制订年度宣传活动计划和采访报道内容。2008年江淮环保世纪行活动的主题是“推动节能减排,建设生态安徽”,2009年的主题是“让我们共同呵护巢湖”2010年的主题为“推动节能减排,倡导低碳生活”2011年的主题为“水污染防治——八百里皖江在行动”, 2012年的主题是“关注饮水安全,保障群众健康”。

(三)要扩大采访报道的引导力。

扩大采访报道的引导力,要深入基层,注重实效。江淮环保世纪行活动的主要形式是组织记者现场采访,特别是每年按照主题组织的集中采访,涉及新闻单位多、记者多,报道的内容集中,影响面大。在为媒体提供活动报道条件和素材的同时,鼓励和支持媒体记者开展回访活动,进行专访或专题报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弥补集中采访的不足,激发创造活力。江淮环保世纪行采访组每到一处,首先听取所在地领导或企业负责人介绍环保工作情况,然后进行实地采访、检查。记者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了解情况,询问工作进展,客观评价,公正报道。五年来,先后围绕节能减排、工业污染防治、河流综合治理、污水处理厂建设运行等情况等进行了重点报道。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全省人民保护保护环境、节能减排的意识,为我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优化了环境。

(四)要提升环保世纪行的号召力。     

注重激励,开展评比。每年,江淮环保世纪行活动组委会都专门召开世纪行活动启动仪式以及年度总结表彰大会。各成员单位的领导和记者出席大会,总结上一年度工作,部署本年度宣传活动,表彰奖励上年度“好新闻”和先进工作者。会上,常委会领导作动员讲话,对年度江淮环保世纪行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有力地推进了活动高质量地开展。经过与新闻媒体的长期合作,在安徽日报、安徽电视台、安徽广播电台、中国环境报、江淮晨报、安徽商报、新安晚报、市场星报等媒体已经形成一批固定的环保宣传队伍。他们能吃苦耐劳,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积极参加江淮环保世纪行活动,充分发挥了舆论监督作用。

(五)要扩大宣传活动的影响力。  

扩大宣传活动的影响力,要不断创新,积极开拓。为适应形势和发展的需要,不断创新江淮环保世纪行活动的方式、内容和做法,是确保环保世纪行活动与时俱进、充满活力的重要方式。我省不但在主题和内容上年年有重点,而且在形式上不断丰富,推陈出新。一是坚持“大兵团”“小分队”相结合。既有大规模的集中采访,也有小分队的分组采访,有时针对一条突出问题和现象进行专题回访,较好地发挥了大兵团与小分队各自的优势和作用。“大兵团”引起的关注多、影响大,对环境保护的宣传,效果明显;“小分队”形式灵活,容易挖出隐藏的问题,对推动一些环境“老大难”问题的解决,能发挥积极作用。二是坚持明查与暗访相结合。每年的江淮环保世纪行第一阶段以明查为主,第二阶段活动多以暗访为主,充分调动了记者的积极性,采访活动和新闻报道更富于战斗力和生命力。三是创新活动形式,拓展活动效果。2011年江淮环保世纪行首次在长江流域进行,为确保活动顺利开展,组委会利用视频网络,统一时间,组织了江淮环保世纪行电视电话会暨启动仪式,沿江各市呼应活动作表态发言,营造了浓厚的氛围。按照“统一协调、上下联动、统分结合、扎实推进”的原则,采取省和沿江六市组委会协同组织、各新闻单位联动采访的形式,形成了密切配合、互联互动的宣传格局。四是坚持正面引导和反面曝光相结合。江淮环保世纪行既树立正面典型,宣传好的经验、做法和取得的成效,又揭露存在的问题,曝光环境违法行为,提出解决的意见和建议,使活动多次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产生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五年来,江淮环保世纪行活动开展了一次又一次规模大、影响广的宣传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江淮环保世纪行”活动将以党的“十八大”为指引,不断完善思路,创新方法,丰富内容,大胆探索和实践,进一步发挥江淮环保世纪行活动的影响和作用,推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解决环境问题,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和法制观念,努力建设生态强省,构建和谐安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