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好新闻作品 > 详情

水净润民心

江淮法治   吴星

 

“以前怎想到能喝上这么干净的水,虽说现在用水比以前在自家井打水方便,还省钱,但我和老伴还是比较节约,这么好的水可不能浪费啊!”家住灵璧县尹集镇胡王村的64岁老汉胡道友,自从去年喝上干净的自来水之后,就把家中的那口井给“封”上了,胡老汉的观念变化,正是当地村民饮水的一个缩影。自从2011年尹集镇陈渡口水厂建成以来,包括陈渡口、圩瞳两个行政村15个自然村的村民都喝上了干净的自来水,生活自然更加“滋润”了。

62729日,本刊记者跟随“江淮环保世纪行”活动采访组,奔赴宿州、蚌埠两市,及所辖的灵璧和怀远县,就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情况、地下水利用及环境监测情况、城市饮用水应急预警机制建立情况等进行实地采访。

 

明察细问访实情

627下午,烈日当空,在宿州市桥区城西水源地周围站着一群人,他们时而现场察看取水口,时而询问当地的管理人员,久久不肯离去。这是江淮环保世纪行宣传活动第一采访组来到的第一站,在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城建环资委主任委员厉德才的率领下,每一位成员都格外重视,虽挥汗如雨,但精神百倍。

宿州市城区现集中饮用水源地有两处,一处为备用水源地,一处便为常规水源地的城西水源地。该水源地的地下水源主要分布在古河道重叠区,是孔隙水主要的富水地段,由西二铺沿宿永公路向东经市区转向南到桃园一带。由于是地下水源,采访组成员难以了解水源的具体情况,面对大家的疑问,宿州市供水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刁双喜介绍说:“宿州市目前供水水源地仅仅是这个水源地的一部分,水文地质条件基本一致,深、浅地下水水力联系尤为密切,区域内浅层含水层和中深层含水层之间存在弱透水层,局部地区还有‘天窗’存在,开采中深层地下水时会得到浅层地下水越流补给或‘天窗’直接补给,水力联系较为密切。区内大部分地区地下水水质良好,一般无色、无味、无嗅、透明,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如何确保水质没有变化,让纯净的水进入百姓家中?”面对提问,刁双喜解释说:“每天我们都进行水体检测,只有在各项指标都达到标准后,才会将水输往城区的群众家中。”在南关自来水厂,采访组又实地察看了水质检测设备,看到一项项水质指标在电脑上都趋于平稳时,大家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以前这儿村民饮用的都是自家打的井水,由于井比较浅,受到地表面源污染的影响,水质得不到保障,现在水厂建成后,大家都改变了传统的观念,喝起了干净的水。”说起水厂给周围群众带来的福利,灵璧县尹集镇乡镇水利站站长盛长军非常兴奋,他给采访组算了一笔账,如果用自家电泵在水井取水,两吨水将耗费1.52元钱的电费,水厂建成后,一年只需交50元钱,就可以饮用40方水,如果用不掉的,还可以累积到下一年度继续使用,“水质变好了,费用变低了,大伙儿能不高兴嘛?”盛长军说到这儿,不禁露出了爽朗的笑声。村民张立英也连声夸赞自来水给家人带来了方便:“水好喝了,也放心了,现在家里的抽水泵一直闲置在那儿,派不上用场。”陈渡口水厂虽规模不大,但设备齐全,配套了机电设备、不锈钢水箱、自动化监控系统、水质化验检测仪器及附属设施。有了这些先进的设备,可对供水水压、水量、水质等各项指标实行在线检测,对水源、管网、用户等各个环节全程监控,确保工作的良性运行。

29日,采访组来到了蚌埠,和宿州炎热气候不同的是,这儿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在蚌埠闸上饮用水水源地,雨势似乎更茂密了一些。采访组并没有因为恶劣的天气停下脚步,而是在雨中仔细地聆听蚌埠市相关部门负责人的介绍,详细了解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情况。

蚌埠闸枢纽工程位于淮河中游蚌埠市西郊,是淮河中游重要控制性大型枢纽工程,具有灌溉、航运、城市供水、发电、旅游等综合效益。蚌埠闸以上是淮南、蚌埠市城市饮用水源地,为保障城市供水安全,省抗旱预案对蚌埠闸的调度做了明确规定:蚌埠闸由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统一调度,当蚌埠闸上水位下降到17.0m时,限制灌区等一般性供水,控制水量保障城市生活供水。“真的想不到这儿的水这样清,比往年看到的变化了很多。”采访组成员看后发出了共同的心声。

位于怀远县的龙亢农场饮用水水源地位于农场镇区,虽然自来水厂取水于150m以下的地下水,看不到实际的水源环境,但是采访组还是认真询问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的划定情况,实地察看了一级、二级饮用水保护区界址处设置的警示性标志牌规定的禁止事项,在四周了解了是否存在违法排污口和违法行为。

一串串足迹、一声声询问,短短的3天时间,采访组凭借着严谨的工作精神,对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情况、地下水利用及环境监测情况、城市饮用水应急预警机制等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对两地饮用水工作取得的成果表示赞赏,也对更好地做好该项工作充满了期盼。

 

环环相扣严控水

淮河流域共辖淮北、宿州、亳州、阜阳、蚌埠、淮南、六安、滁州8个城市,共有集中式饮用水水源22个。其中河流型10个,湖库型1个,地下水型11个。为保障饮用水安全,有关部门与城市供水单位建立了定期、不定期联系制度,定期分析水质情况,及时向建设、卫生、自来水供给部门通报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变化状况,保障广大市民对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的知情权。尽管各地地理环境不尽相同,实际情况各有差异,但采访组欣喜地发现:各地在保护饮用水安全工作中,力度不断加大,创新频频闪现,结出累累硕果。

先后关闭各类重污染企业45家,关闭不符合产业政策、污染严重的造纸企业26家,关闭无污染治理设施的小罐头企业41家,关闭小化工企业20家……这是宿州市在“十一五”期间,对一批造纸、皮革、化工、酿造、食品加工等重污染行业进行分类整治、综合治理取得的成果。对于产品结构不合理,生产工艺落后的重污染企业,加快结构调整,提升工艺水平,加快产品的升级换代,降低污染物排放,2006年,对58家造纸企业进行分类整治,2011年,又将11家麦草制浆生产线全部关闭,改为再生纸生产或商品浆生产。

对落后的企业进行升级,对新入的企业该设立怎样的门槛呢?严把“环评”审批关便是宿州市施行的一项力举。说起这项工作,宿州市副市长李令臣饶有兴趣地向记者娓娓道来。“我市从源头上严格控制污染物增量,对国家明令禁止、不符合产业政策和环境保护政策的产品和项目严禁建设。做到未经环保部门审批的项目,发改部门不立项,土地部门不批准建设用地,规划部门不办理规划许可证,建设部门不办理施工许可证,金融部门不贷款,电力部门不送电,工商部门不发营业执照。同时,加强环境监管,促进水污染治理,连续开展了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环保风暴行动,重点对造纸、化工、重金属排放企业、污染减排项目及工业园区开展专项整治。”

4小时一检测,一周一监察,一旬一会商”是蚌埠市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安全专项检查的长效工作机制,以确保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没有违法建设项目,没有非法排污行为,及时消除各类环境安全隐患。在这样的工作机制下,效果自然卓著。近年来,怀远县政府关停保护区内排污企业7家,投资近400万实施了县污水处理厂排污口改道工程,将排污口迁移出二级保护区;固镇县政府关停保护区内企业1家;五河县清除保护区范围内养殖围网50余个,清除家禽养殖户5家,清理坝内畜牧养殖10余家,限期撤离13家生活渔船,并对城南泵站、徐明高速公路桥、南水北调工程等威胁到饮用水水源安全的单位下发了限期整改通知书。目前蚌埠闸上、三县饮用水水源地以及保护区内无排污口,二级保护区内无排污企业。

蚌埠市是国家确定的饮用水水源敏感城市,今年被国家环保部确定为全省两个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示范工作试点城市之一。根据当地实情,该市重点开展保护区范围内生产和生活污染源排查摸底,在水源地保护区和区域内道路、航道设置规范的界标和警示标牌,完善突发饮用水事件应急预案,建立联动联查和跨界预警机制等工作。灵璧县城供水水源全部取用地下100米左右岩石层以下深层地下水,水质未受污染,水源水质较好。但是也有极个别水源受地质条件影响,含氟量徘徊在临界点外。如何控制好这一“临界点”,灵璧县自来水公司总经理崔维民说出了他们的“绝招”:企业生产运行部门建立完善了供水安全保障制度和措施,各项规章制度措施得力,落实到位,供水应急预案定期演练,确保有备无患。公司还指派分管负责同志牵头,由监察室等部门配合组成巡查队伍,针对分布在全城不同区域的值班泵房进行定期和不定期巡查。对水源保护区设立明显警示标志,实行24小时封闭管理、专人值守,全方位保证水源水和出厂水水质安全。

 

凝聚智慧议难题

各地在饮水安全上取得的累累硕果让采访组感触良多,但在工作中,确实还存在着一些可能影响水源地水质的隐患,比如农业面源污染趋势加重,农村地区垃圾乱堆乱放现象还没有完全杜绝,淮河等水源地保护区内通航量较大、停船较多等,都对水源地水质造成一定威胁。活动期间,采访组每到一地便和当地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开展座谈,了解情况,细数成果,倾听困难,商量对策。

“农村饮水安全设施建设力度有待加大,部分县区、乡镇自来水供水条件差,资金投入不足,设备和管网陈旧。”座谈中,宿州市环保局副局长吕曙光说起问题直言不讳,除了关注农村饮水安全,他还指出当前部分单位和企业对饮水安全的认识还不强,个别单位、企业在利益的驱使下,依然存在偷排和超标排放行为。个别水井存在水质超标现象,个别供水单位水源选址、建设时没有进行预防性审查,致使水源30米范围内存在渗水坑、垃圾堆及其它有污染的场所。”如何解决这些困难,据他介绍,宿州市将完善饮用水安全检测体系,切实加强对各类饮水系统进行水质检测,及时通报水质状况。加强水源、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的水质检验和检测,建立以水质为核心的质量管理体系,严格取样、检验和检测,不断完善检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和报表制度。同时,还将进一步强化饮用水源保护区的规划和建设,进一步完善饮用水源监察督察机制和信息通报制度。

农村饮水安全,在蚌埠市同样也存在着一些困境。“农村部门水厂水质检测不到位,消毒设施简陋,技术力量薄弱,难以做到自我监测。卫生部门每年只能进行两次集中抽样检测,水质检测难以做到常态化。”蚌埠市环保局局长潘明生同样一针见血,说出了问题的症结。“要加强监管队伍建设,对饮用水安全密切相关的环保和卫生等部门在机构和编制方面予以倾斜,特别要加大基层执法队伍力量,提高监管能力和水平。”“要坚持对饮用水源的定期巡查和检测机制,及时发布水质检测数据,及早发现问题,及早实施整改,及早消除环境隐患。”“要加强应急机制建设,做到有的放矢、有备无患。”……座谈会上,农村饮水安全是每一位成员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大家纷纷出谋划策,为农村饮水安全搭建“防护网”。

通过几天的集中采访,每一位成员都全面了解了各地各有关部门在饮用水安全保障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取得的明显成效,积累的成功经验。虽然也面临着诸多困难,但是大家都坚信在各地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饮水安全工作必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