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代表话人大

高玉玲:见证“八二宪法”的诞生

发表时间:2024-08-06

  “这本宪法我保留至今,时常翻看曾经关注过的内容,表决通过的场景历历在目。”

  来到高玉玲的家中,是在一个细雨飘扬的早晨。“快来凉快凉快,看你一身都是汗水!”见到记者,高玉玲忙着腾出电风扇风口的位置,招呼记者入座。已80岁高龄的她仍然精神矍铄、身体硬朗,家里收拾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


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省五届人大代表高玉玲接受记者采访

  “当选代表已经40多年了,虽然很多细节已经模糊,但那份激动的心情我难以忘怀。”回忆往事,高玉玲的眼中散发出明亮的光芒。

  “当时我还是一名技术女工,得知自己当选为五届全国人大代表,一下子懵了,激动之余又充满自豪。”高玉玲说,当时的安徽纺织总厂有一万多名职工,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同事纷纷向她祝贺,心里都很高兴。

  1978年2月,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前夕,高玉玲收拾好行李,乘上了前往北京的火车。“那一刻内心可激动了,我记得当时来自全省各地的一线工人代表很多,大家在车厢里热烈交谈,分享自己的工作情况,人大代表的责任感油然而生。”

  参加全国人代会的经历,无疑是高玉玲最珍贵的记忆。她笑着说,第一次走进人民大会堂,非常震撼,大会堂外观庄严肃穆,里面空间非常大,稍有不慎还找不到自己的座位。会议间隙,虽然大家互不相识,但其乐融融、交谈甚欢。

  从第一次参会的激动与紧张,到第五次参会的从容与稳重,高玉玲的代表生涯经历了一次完美“蜕变”。在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期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万里来到安徽代表团,和代表们围绕《关于第六个五年计划的报告》进行交流。“正巧我和万里同志的座位比较近,我抓住机会就问他,为何计划中有棉纱年产多少的数据,而没有棉布的?万里同志亲切地说,因为棉布的计划是在省里,所以该计划中没有体现。”一个小小的细节,透露出高玉玲的高度政治责任感和敢于直言的履职精神。

  “在这次会议中,还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这本宪法我保留至今,时常翻看曾经关注过的内容,表决通过的场景历历在目。”高玉玲拿出这本珍藏的“八二宪法”,心情激动地说。

  采访最后,高玉玲拿出了一直珍藏的物件——代表证。整整46年,这本代表证就和新的一般,红色的缎面没有一丝痕迹,烫金的国徽和汉字没有一丁点脱落。这一刻,仿佛时间定格在了1978年,我们看见34岁的高玉玲满怀激情,手持代表证第一次走进人民大会堂。



作者:吴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