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征文选登

感悟制度自信 感知人大工作 感受人大力量

发表时间:2024-07-31

    人大制度离我们有多远?1954年9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以全票同意的结果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国家根本政治制度正式建立。次日,人们纷纷前往书报亭,只为购买一张《人民日报》。那一年很多出生的孩子,都取名叫“宪法”。

    人大工作离我们有多?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几分钟后,图说民法典、H5解读、一图读懂、短视频阐释……微信朋友圈被“民法典”刷爆

    今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也是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45周年。历史的光影记录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发展的铿锵足音。在恢宏壮丽的叙事中,人大的历史,尤其是我触摸到的铜陵人大历史,沉淀一部部精品立法、一次次有力监督、一串串代表故事。通过这些熠熠生辉的图景,更让我们感悟制度自信、感知人大工作、感受人大力量。

决议的力量

在铜陵市城区中心,有这么一块城市“绿肺”,它就是铜陵植物园。说起,还要归功于人大的担当作为。

上世纪末,位于北京东路、七坝路交叉地带,以园林苗圃为主体以及与之紧连的育秀公园和农委林场,占地面积约300多亩,是我市当时唯一保存下来具有植物多样性的重要林地。随着城市的发展,这片林地已处于城市中心地带,曾一度被规划为市行政中心所在地。

为更好地保护、开发、利用这片林地,市人大城乡建设委员会经过多轮调查论证,于2000年1月18日向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提出《关于建立铜陵植物园的议案》。

在常委会会议上,时任市人大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同志,从必要性和可行性两个方面进行论证,认为建立植物园,保留大片绿地,可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调节城市小气候,使之成为城市园林闪光点,有利于提高城市的绿化档次和品位,也是把我市建设成为山水园林城市的必要之举。在可行性上,这块林地植物品种丰富,自然生态环境已初步形成,规划上也符合要求,以此建立植物园是适宜的。

经过审议,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建立铜陵植物园的决议》,要求市政府尽快做好铜陵植物园的规划、设计工作,用3至5年时间建成。

2000年4月,市政府印发关于建设铜陵植物园的实施意见,并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启动植物园建设。

如今,经过这么多年的建设和管理,植物园共分为“春花”“夏景”“秋色”“冬韵”四大板块,并保留了原有的成型树木,是中心城区一处开放式的城市森林公园,处闹市而不嚣、临繁华而无哗,成为市民的热门打卡地。

翻阅这段历史,在城市化的快速进程中,将市中心一块绿地保留下来,并设立植物园,实属不易。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作为一名市民,我是后来的享受者;作为一名人大工作者,我又充满着自豪。

我想,这就是决议的力量,人大制度就在我们身边人大工作就在我们身边

法治的力量

2017年2月3日除夕夜时任铜陵市政府领导率队到市行政中心楼顶查看禁放效果。在现场清楚地看到,中心城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区域内一片安静祥和,未见一处礼花。这标志着禁放工作首战首胜。

20世纪90年代,我市开始探索管理烟花爆竹燃放工作2012年,在主城区实行“限放”。但由于地方无立法权、管理措施缺失等原因,治理效果多有反复,不甚理想。人民群众对加大燃放烟花爆竹的监管力度、调整管理机制的呼声也越来越大

2015年9月省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作出决定,我市正式获得地方立法权,可以对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事项,制定地方性法规。自此,铜陵的法治建设翻开了新的篇章。

对人大来说立法工作并不陌生,但对从未行使过地方立法权的省辖市来说是一个挑战。因为立法工作是一项政治性、专业性、综合性、实践性都很强的工作,社会各界关注度很高、影响面较大。

首部实体法立什么,成为当时人大常委会面临的重大选择题。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立起,最终将“首法”锁定为烟花爆竹的管理。

首部实体法怎么立得住、真管用?市人大法制委和法工委一班人便投入了紧张有序的文稿起草、征求意见、审议打磨中。先后经过“两审”,最终在2016年8月24日,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铜陵市燃放经营烟花爆竹管理规定》,并经2016年9月30日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批准,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

2016年12月3日,市政府根据《铜陵市燃放经营烟花爆竹管理规定》,发布《关于禁止燃放经营烟花爆竹的通告》。12月16日下午,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禁止燃放经营烟花爆竹工作动员大会,全面开展禁放工作。

经过全市的努力,《规定》既得到了有力执行,又为禁放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目前,禁放已成为常态,《规定》也转化为老百姓的生活习惯和自觉行动。

当时,我在市辖区城市管理部门工作,参与了禁放“千人巡查”专项活动。作为一名执法者,切身感受到法治保障的力量,让我们“手中有法、心里不慌、执法有力”。后来,到人大工作,学习了立法工作业务知识以及这部法规出台过程中的相关资料,又切身感受到这部“开山之作”背后蕴藏的先进立法理念。比如,全文只有18条,做到了有几条就立几条,缺什么就立什么,可以说达到了“立一件成一件”的要求。

我想,这就是法治力量,人大制度就在我们身边,人大工作就在我们身边。

代表的力量

“把代表意见建议办妥办好办满意,民生实事才能落地”,这是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主要负责同志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说的话,也是经常对代表工作提出的要求。

2022年6月份,市人大代表钱桂凤在“关注民生提建议、五级代表在行动”中提交一条建议反映枞阳县白梅乡孙畈老街上有座单孔坡度较高,不易通行;桥面有破损,居民出行有安全隐患。当地老百姓多次反映,要求拆除老桥,新建一座平坡桥。

承办部门回复考虑该桥下游新建了一座桥,可以取代单孔拱桥通行功能,暂时没有重建的必要。对这一结果,钱桂凤在评价回执上写下“不满意”,认为走下游的桥,老百姓过河要多绕不少路,并且单孔拱桥位于老街中央,无论是方便群众还是美化市容,都有重建的必要。

市人大常委会主要负责同志得知这一情况后,高度重视,亲自过问,作出批示,进行专题调研,先后2次到现场进行协调督导,要求属地政府广泛征求群众意见,重新组织论证。经专家论证、评估、设计,属地政府研究确定了拆旧建新的方案,并立即组织施工

2023年春节前新桥建成使用。这座不大的平板桥,赢得了群众的充分肯定,特别是受到了春节时返乡村民的一致好评

也正是这一年,为了激发代表发挥作用,方便群众随时随地找到代表、反映民意市人大常委会决定推动代表联络站建设,在市级建成代表联络总站、在县区建立中心站、在乡镇建立50个联络站、在村(社区)建立N个联系点,在铜都大地构建1+4+50+N”的四级网络体系,编织了一张民情民意收集网这样,通过联络站,让代表走近群众,紧盯群众关注的热点,提出意见建议,做到“站门常开、代表常在、群众常来、实事常办”。

这一次,很荣幸作为一名亲历者,参与服务了其中的一些工作。市人大常委会通过搭建平台、督办建议、发挥代表作用等这些具体工作,让老百姓看到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直观感受到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想,这就是代表力量,人大制度就在我们身边,人大工作就在我们身边。



作者:章海文,铜陵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