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经验交流>内容详情

合肥市庐阳区人大:把握“四个坚持” 强化“四个着力” 奋力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点建设

来源:合肥市人大  编发:信息处   发布日期:2024-05-27  
【字号:

近年来,庐阳区人大常委会坚持党建引领,聚焦重点任务,创新工作举措,着力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点建设,更好加强社会治理、服务人民群众,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焕发出蓬勃生机活力。

一、坚持党的领导,着力保持基层全过程人民民主正确的政治方向

区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于基层民主实践的全过程和各方面,保持不偏移、不走样。一是扎牢理论根基第一议题学习制度延伸到每一次代表活动、履职培训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论述,在集中学习、深入研讨中深刻领悟新思想的精髓要义,把握其立场观点方法,并贯彻到具体工作实践中。二是压实政治责任。建立健全基层实践点自觉接受区人大常委会党组和乡镇、街道党(工)委双重领导制度,实践点工作要求、工作计划提请党组织研究批准,重大问题、重大事项及时向党组织请示报告,不折不扣地把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省、市、区委的工作要求落到实处。三是突出党建引领。把党的领导贯穿于基层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全过程和各方面,以基层实践点为依托,一体化推进党群服务中心与人大代表履职阵资源共享、阵地连用、活动联办,把理论政策宣讲主题党日代表接待日党群议事会代表述职等融合起来,激励和引导基层党员、人大代表互相学习、互相促进。把党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价值理念、原则精神、目标任务以及运行程序、规范要求等落实到基层民主环节。

二、坚持点面结合,着力畅通基层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路径渠道

区人大常委会立足庐阳实际、基层特点,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主动性、创造性,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激情,不断拓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路径渠道。一是打造一筑阵地。本着立足基层、示范引领、重在实效、突出特色的原则,分梯队打造亳州路街道、三十岗乡、海棠街道、逍遥津街道等四个基层实践点,探索建立三所一庭(派出所、司法所、律师事务所和法院立案庭)联调、庐州街坊暖心党群议事会等配套机制,推动实践点建设实现一品一特色二是完善两强保障。深耕乡镇民生实事项目票决制、街道选民代表会议制度,通过群众点单项目,代表议单项目,人大验单项目,让人民群众成为民生实事项目的建议者、决策者、监督者和受益者。2022年以来,全区票决(选)出民生实事项207个,一批批民生实事落地见效。实现为民作主由民作主的转变。其中,亳州路街道票选出滨南社区老年食堂等年度民生实事项目,解决老年人就餐难题,央视新闻联播、《中国人大》杂志先后报道。三是搭建三拓路径。从区级镇街、村居三个层面统筹谋划全天候畅通与人民群众的沟通桥、连心桥。强化点上有约:深化一站一室一中心建设,建成特色鲜明、功能丰富的各级代表工作站基层联系点70余个定期召开民情恳谈会,形成民生诉求项目库有效保证人民诉求有地方说、说了有人听、听了有反馈。定期下沉有约:组织开展代表五级四进活动,将代表基层驻点机制嵌入庐阳区一线为民工作法【即:每月第一个周六区领导、区直部门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进社区、进楼宇、进商圈、进园区接待群众、收集民意】,本届以来,共527人次五级人大代表参与一线驻点,接待人民群1581人次。畅通网上有约:智慧庐阳微信小程序中设置人大代表意见建议收集处理模块,着力构筑网上代表活动阵地,推动社情民意通过指尖传达,人大代表在云端履职。

三、坚持指导督导,着力形成推进基层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联动合力

区人大常委会始终把激发内生动力,增强行动自觉作为指导实践点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激发各实践点扬优势、补短板,推动整体提档升级一是领着组织乡镇、街道人大工作者到兄弟县区示范站点学习交流,积极对标沪苏浙先发地区做法,召开全区家站工作建设推进会,统一思想,总结经验,明确思路。二是盯着。建立健全常委会领导班子成员联系乡镇、街道(代表团)制度,强化上下联动,班子成员结合四下基层”“一线驻点”“政企有约恳谈会等,带着问题深入基层调研督导,重点围绕实践点建设抓进度、抓规范、抓实效,实现常态化以代促,以提质。三是规范制定《关于乡镇街道人大代表活动室、村(社区)人大代表工作站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方案》,指导乡镇、街道人大代表活动室、村(社区)人大代表工作站标准化建设;出台《关于加强区人大代表闭会期间活动的意见》,为代表闭会期间更好联系群众、发挥作用提供指南。

    四、坚持总结升华,着力提升基层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成效

区人大常委会始终关心关注基层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进程,注重及时发现、总结和提炼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案例。一是小区治理有亮色海棠街道实践点将基层民主与小区治理有机融合,构建家门口治理服务体系,推动都市清华小区由乱到治。小区治理案例获评民政部全国先进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住建部和中央文明办加强物业管 共建美好家园100个典型案例、安徽省皖美红色物业首批示范小区。二是解纷促稳有成色逍遥津街道实践点以庐州街坊为依托,坚持两调一诉机制,依靠社区和街道办事处,通过党群议事会等方式解读政策、民主协商,把矛盾化解在基层。顺利加装电105台,有效解决群众上楼难问题。三是组织架构有特色三十岗乡实践点设立网格++网格+农户的基层联系服务组织架构,形成横到边、纵到底全方位全覆盖的网格体系,并以一网一本一平台一网即网格化管理,一本即人大代表联系群众记录簿,一平台即村级议事协商平台)为抓手,积极开展村级板凳会议,协商于民,协商为民,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李力)

 

 

 

 

 

您是本站第16225949位访客
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厅 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05005511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1379号
总值班室电话:0551-63608230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中山路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