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铜陵>内容详情

铜陵市人大“建管用”并重 推进代表联络站“迭代升级”

来源:铜陵市人大  编发:信息处   发布日期:2024-06-03  
【字号:

      5月以来,铜陵市人大常委会从建、管、用三方面入手,积极推进人大代表联络站标准化建设,精心打一站点一特,落实代表联络站运行规范化、常态化,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打通联系代表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   

标准化建站,构筑基层民主平台。一是强化硬件支撑。制定了《人大代表联络站标准化建设方案》,对联络站建设内容、形式、布局等进行整体设计,全省率先建成市级代表联络总站,部署建设县(区)代表联络中心站,完成乡(镇、社区50个代表联络站标准化建设,并不断向村居延伸建设代表联络点,形成1+4+50+N的四级网络体系。二是强化组织保障。每个联络站设站长、副站长、联络员1名,实行站长负责制。全市各级代表按区域相近、均衡参的原则,全部编组进站,通线上+线站内+接待+等多种方式开展履职活动。三是强化数字赋能。依铜陵智慧人系统,不断完善网上代表联络站功能,为代表赋码,方便群众在线给代表留言,方便代表及时沟通、答复   

规范化管站,完善站点运行机制。一是完善运行制度。以常委会名义及时出台市级指导性意见,对联络站的运行机制、功能提升、活动开展等进一步完善;制定各级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指引,转发基层站点工作导则,更好服务保障代表进站履职。二是规范履职台账。分别建立联络站工作台账和代表履职台账。联络站工作台账包含年度工作计划、活动安排、工作总结、代表花名册、活动记录等信息;代表履职台账详细记录代表履职情况,实一人一档、一事一,不断规范联络站运行管理,激发代表履职热情。三是完善联络站业务清单。进一步理清市、县、乡三级代表联络站承担的业务清单,积极推进人大核心业务一府一委两重点任务向基层延伸   

常态化用站,丰富代表履职形式。一是做好与人大重点工作相结合。积极探索与立法联系点、预算审查联系点、专业代表小组的点站融合发展新模式,努力实现阵地联建、机制共融、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为代表履职服务拓展新载体、注入新活力。二是与服务发展需要相结合。以高质量开关注民生促发展,人大代表在行为抓手,引导全市各级人大代表围绕围绕经济发展的重点工作和群众关心的民生热点难点问题,集民意、聚民智、解难题。截至目前,全市各级人大代表已累计提出意见建议和社情民4.5万件,转4.3万件,办4.2万件。三是与联系服务群众相结合。充分发挥联络站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平台作用,通共享法庭院夜等代表联络站的模式创新,不断拓展代表联络站的司法服务、基层治理、民间调解等功能,增强联络站的群众知晓率和影响力   

 

 

您是本站第16225860位访客
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厅 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05005511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1379号
总值班室电话:0551-63608230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中山路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