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人大要闻>内容详情

驻村 “住”心——省人大常委会机关驻村工作队工作纪实

来源:宣传处  编发:宣传处   发布日期:2024-07-23  
【字号:


他们,深耕乡野沃土履行职责,抓党建、谋发展、促和谐;
他们,与基层党员干部紧密协作,防返贫、保安全、话发展;
他们,和乡里乡亲真诚交流,察民情、解民忧、聚民智;
他们,在乡村振兴一线挥洒汗水、磨砺本领、书写青春……集体经济蓬勃发展、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基层治理不断优化,他们功不可没;
他们,脚下沾满泥土,心中充满深情,用实际行动落实党中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用心用情用力绘就皖北大地上乡村振兴的新画卷。
他们,就是省人大常委会机关驻萧县白土镇张村工作队和驻新庄镇杜集村工作队。2024年6月,省人大常委会机关荣获选派工作先进单位称号,机关选派的2名驻村工作队队长童星和刘汪锋荣获全省第八批优秀选派干部标兵称号。
扛牢责任 选优配强工作队

省人大常委会及机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中央及省委关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部署要求,高度重视定点帮扶工作,始终摆在重要位置,认真履行帮扶责任,把选派干部到村任职作为重要政治任务,选优配强管好选派干部,关心支持保障驻村工作,积极助力定点帮扶的萧县白土镇张村、新庄镇杜集村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取得良好成效。白土镇张村荣获第六届安徽省文明村镇并入选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单位,机关选派的6名全省第八批选派干部任期考核均为优秀等次。
2014年以来,省人大常委会及机关持续做好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工作,先后选派3批干部驻村帮扶。特别是本届以来,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陶明伦多次强调,省人大常委会机关要发挥自身优势,全力服务、支持、保障联县驻村工作,把省委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部署要求落到实处,确保见到实效。2021年5月,《关于做好第八批选派干部到村任职工作的通知》印发后,机关党组认真研究,及时启动新一批驻村干部选派工作。针对机关接续帮扶白土镇张村和首次帮扶新庄镇杜集村的实际,本着有序衔接、精准选派、科学组队、务求实效的原则,在机关干部职工踊跃报名的基础上,经过层层筛选和综合考量,按照程序选派政治好、能力强、作风硬的6名“80后”优秀年轻干部到村工作,其中,白土镇张村工作队由童星、马传福、曹勇3名同志组成,新庄镇杜集村工作队由刘汪锋、储焰峰、杨涛3名同志组成。
省人大常委会及机关始终把定点帮扶作为联系基层的重要渠道,坚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主动与张村、杜集村一起理清发展思路。2021年以来,机关党组及办公厅累计研究驻村帮扶工作11次,每年制定帮村计划,指导驻村工作队明确发展方向。常委会党组领导同志陶明伦、韩军及机关党组负责同志多次到张村、杜集村走访调研。3年来,机关先后组织厅级以上领导干部30余人次到村指导帮扶工作、推进解决实际问题,开展了困难群众慰问、法治宣传教育、学习资料捐赠等活动。同时,立足机关实际为帮扶村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每年将办公经费结余用于帮扶张村、杜集村,并指导选派干部与村“两委”共同抓好乡村振兴工作。
乡村振兴须倾注真心实意,真在心与心的碰撞,实在人与人的守望。在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征途上,驻村工作队冲锋在前,省人大常委会及机关始终当好坚强后盾,为持续吹响乡村振兴的号角,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人大智慧,贡献人大力量。
多点发力 探索农旅致富路


葡萄长廊下拍照“打卡”、坐热气球体验空中飞行、与孔雀和梅花鹿合影、听民俗乐队演奏……走进萧县张村“葡堤原乡”休闲度假区,行走在大田花海、萌宠乐园、天幕露营基地、葡萄采摘园之间,仿佛置身“世外桃源”,让人流连忘返。从“荒地变宝地、寸土生寸金”到“园区变景区、端上金饭碗”,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萧县张村经历了近10年的积淀,发生了沧桑巨变。一路走来,省人大驻村工作队展现出了人大机关的责任与担当。

  驻萧县白土镇张村工作队队员带着学生研学。(刘浩 摄)

“地有三尺碱,山无一寸泥”“人均七分田,累毁不挣钱”,这曾是张村资源贫乏的真实写照。2014年,张村被列为重点贫困村,同年,省人大常委会派出工作队驻张村开展帮扶。2017年,在省人大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张村流转土地200亩,建起现代化葡萄示范园,走上葡萄品牌化发展道路,乡亲们扔掉了贫困的帽子。2021年6月,由童星担任党总支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马传福、曹勇为队员的第三批驻村工作队接过了“接力棒”。
接过“接力棒”,更重要的是要将“接力棒”接稳,握好,跑入快车道。“前面的工作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们来张村之后,在常委会领导和机关党组的支持和指导下,以‘五大振兴’为着力点,在建强村党组织、推进强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为民办事服务方面开拓创新、接续奋斗,努力实现产业旺、人才聚、文化兴、乡村美、堡垒强。”童星说,驻村之后,工作队迅速进入角色,认真学习全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集中排查培训会议精神,研读相关政策文件,组织村干部、网格员、老党员、群众代表等,聚焦重点环节,开展全方位地毯式大排查。通过排查、整改、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党建引领核心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为了将小葡萄做出“大文章”,驻村工作队经过认真调研和考量,决定依托现代农业示范园,将张村整村打造成集葡萄种植、科技研发、乡村旅游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区,把葡萄产业的产业链再延伸一点,附加值再提高一些,构建“山水相依、景田相望、农旅相生、居游相融”的和美乡村新画卷。随着景区知名度和效益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返乡就业。村里设置了导游、保安、保洁、售票员等20多个公益岗位,优先安排困难群众就业,带动400多户低收入农户就业。“农文旅融合发展,让村里一年四季都有景,村民一年到头有钱挣。”驻村工作队副队长马传福告诉记者。
同时,省人大常委会及机关也多层面、全方位给予支持,提供帮扶资金用于张村党群服务中心广场硬化绿化亮化,村史馆、公共厕所、便民停车位建设,党群活动中心会议桌椅以及电子设备等配套设施采购,为实现为民服务“零距离”提供保障。2023年,张村被列入安徽省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名单,并被文旅部定为“喜庆丰收 游购乡村”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驻村工作队也因扎根基层、为民惠民、严实工作的作风及成效,受到省、市、县、镇各有关方面及领导充分肯定和村民群众赞赏、认可,先后获得“萧县高质量发展先进集体”等10项集体和个人荣誉称号,以驻村工作队名义提交的《小葡萄串起乡村振兴梦》入选全国基层干部培训课程典型案例。如今的张村,生活环境优美,文明乡风入心,和美乡村的底色越来越足,2023年全村实现集体经济收入412万元。
“住”进心里 带着感情解民忧

2024年初,萧县新庄镇杜集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的种植大棚里绿意盎然,数十亩辣椒、蒜苗陆续迎来采收季,田间地头奏响了丰收“椒”响曲,小蒜苗也打响了乡村振兴“金蒜盘”,农户的脸上洋溢着喜悦。而在工作队驻村以前,杜集村连年集体收入为零,是乡村振兴重点推进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过上好日子是村民的期盼,也是工作队面临的最大考验。

驻萧县新庄镇杜集村工作队队员走访村民。(工作队供图)
通过调研,工作队了解到,杜集村在辣椒制种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村内现有多家制种企业,品种资源丰富,研繁技术水平很高,从辣椒研制、开发到销售,都有着丰富的经验。工作队一行先后学习考察相关产业,在结合村情实际、充分吸纳各方意见、反复沟通协调基础上,申报了温室钢结构大棚(辣椒制种和种植)项目。在常委会及机关的大力支持下,项目于2023年5月开工,投入资金900万元,当年9月28日通过验收。经过一个季度的试种,截至2023年底,增加集体收入17万元。2024年,工作队采取“企业+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开展辣椒制种、订单种植辣椒,预计全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100万元,在带动村民尤其是脱贫户就业致富上将发挥出有效作用。
“2021年至2025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5年过渡期,我们村有的农户刚刚脱贫,收入稳定不稳定,有没有返贫的风险,这些都要持续密切地关注,特别是标注过的边缘户,要对他们的家庭、生活状况了如指掌。”工作队心系脱贫户,常态化开展走访,每到一户,他们都主动自我介绍,与群众亲切交流,既让村民明白工作队职责定位,增进感情,又着重了解脱贫户政策享受、项目分红情况。驻村工作队尤其重视特殊家庭的生活现状,对孤儿、残疾儿童的走访慰问更加频繁,每逢节日都会送去礼物和慰问金,让孩子们感受到组织的温暖。针对脱贫户以往致贫原因和实际情况,驻村工作队采取有效帮扶措施,切实抓好扶贫工厂收益分配、特色种养业补助、家庭签约医生服务、教育资助等各项工作落实。2021年以来,全村特色种养直补到户379户69.48万元,享受教育资助88人,申请办理小额信贷43人,全村现有公益岗30个。
驻村,就要“住”到群众心坎里。生产和人居生活环境关乎村民生活质量,也一直是驻村工作队关心关注的问题。3年来,驻村工作队利用省人大常委会机关提供的帮扶资金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完成部分农田洼地排水工程,修建沟渠3公里,泵闸1个,解决了近400亩农作物连年被淹甚至绝收的难题;修建农村道路1公里,让群众摆脱“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困境;安装路灯115盏,全村主干道实现亮化,方便村民生活;完成了村部扩建修缮工程,扩建村部办公面积420平方米,村部焕然一新;设置党代表工作室、人大代表工作室、村民说事室、农村幸福院、图书室等,努力搭建为民服务平台;多次与县有关部门沟通,协调杜集小学食堂项目,随着食堂的建成并于2023年第一学期投入使用,全校师生有了卫生干净的就餐环境……

三年驻村路,一生驻村情。2023年12月19日,村民们为驻村工作队送上了一幅大大的锦旗。“我们拍照留念,把它晒在朋友圈里,他们说,这叫民心。”驻村工作队的队员们动情地说。

您是本站第16885491位访客
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厅 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05005511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1379号
总值班室电话:0551-63608230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中山路1号